教室的风扇还在半空中打转,,灼热的太阳燃烧着那份燥热的心,还来不及说声道别,四年的大学时光稍纵即逝,大学生活似乎并没有电影里面那么美好,而更像一部励志的变形记。听听蒋彩霞的故事,看看她别样而精彩的大学。
带着年轻人特有的一股执着干劲,蒋彩霞加入了学生会,开始她的宏图大志。站在台上竞选参加学生会时,她信誓旦旦地要成就一翻作为。
殊不知后来的艰辛苦楚,但她没有退却,在学生会一干就是三年,从小小的副部长到团副,从言听计从的小跟班到一次次大活动组织策划人,从懵懂无知一团糟到独当一面处事不惊,;在别人眼里光彩照人,但一路的心酸与成长只有自己最清楚。有时会因为一次小账目的核实错误被骂的狗血淋头,有时会因为一些小小的失败而被人否定,每次活动要从早忙到晚,从这个部门到那个部门一次次审核。为了把一个项目做好,问学长找朋友,甚至熬夜到凌晨,看到节目最终落地,看到大家激烈的鼓掌,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好几次她想放弃,但是回想自己当初加入学生会时许的诺。她说:奋斗还在路上,既然选择了担当,就要义无反顾。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既然选择了,那就是一份责任,就该全力以赴奋不顾身去完成。
看到现在圆梦联盟这个爱心社团的发展壮大,蒋彩霞庆幸自己当初的抉择没有错。
第一次随圆梦联盟去往张家界的贫困农村,她惊讶地看到,眼前简陋一间式的房子就是教学楼,一个学校也就几个人,一个老师教整个小学的全部课程,学生是来自于远处的小山村,山路曲曲折折,每天早上孩子们就行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教室虽小,却充满了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一双双大眼睛紧紧的盯着黑板,全神贯注。这一画面深深地烙在蒋彩霞心里,她下定决心回到学校用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当中——大热天站在太阳底下积极宣传,一个寝室一个寝室收集大家捐赠的用品,义卖、变卖废品换取资金,送往山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得到改善。
现在圆梦五周年了,依然保留着那份初心,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每个周末山村支教、养老院照看老人。。。截止目前,圆梦成员累计会员450余人,捐献2万6千余件衣物、2400余书本、筹集款项3万余元,给不计其数的孩子和老人送去了关爱。那些孩子眼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看到他们开心灿烂的笑脸,蒋彩霞也感到欣慰,她说: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奉献。
大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你拥有极大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带着对艺术的热爱,对团队创造的渴望,蒋彩霞在大二下学期开始谋划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影视类工作室。埋头一个月定位工作室的走向,研究别人的工作室,和所有创业者一样,蒋彩霞拉上身边兴许能帮上忙的所有朋友,着手忙活起工作室的事情,小小的工作室在摸索中前行。
仅仅是因为热爱,异想天开的蒋彩霞开始策划起了微电影,也是这个微电影让她赢得了“蒋导”的称号。没有剧本就自己写,自己定位主题、组建故事架构、细细斟酌言辞语句。没有演员?自己到各年级去宣传,面试了不下20人次总算找到合适的演员,甚至她还出人意料地邀请到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研究所何于班教授友情出演。拍摄的时候,她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有时兼顾摄像,还要手把手指导演员如何把握角色,找准表演的度,在无数次NG下,她慢慢开始从耐心转变成着急再到想要放弃。她深刻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而建立一个配合默契,互帮互助的高效团队又是多么地不容易,所谓志同道合的人总是可遇不可求。
拍摄工作花费了蒋彩霞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早拍到晚已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拍摄结束,问题又来了,谁剪辑?显然,这个重担又落在了她的头上。然而,对于一个非专业的学生来说,她必须上网自学专业剪辑软件,每天大量观看教学视频,快速学习剪辑必备技能。那段时间,蒋彩霞每天除了上课学习,就是埋头做视频剪辑,边学边做,一步步完成了微电影的全部制作。
很快蒋彩霞人生第一场首映会拉开了帷幕,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等老师也出席了。这次经历使得工作室名声大噪,接着,她又趁热打铁策划了软件学院“醉美男神”等活动,大大提升了工作室的曝光指数与关注度,工作室微信推送阅读量一夜之间上千。开始有社会人士找到她接手一些项目,实训期间,她还帮实训公司完成了宣传片的制作,获得广泛好评。
蒋彩霞说:“学习就像玩过家家,你好好玩就会很快乐。”她把学习当作玩,却玩出了不一样的精彩。